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VIC) 博士班交換心得(二)

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  薛楚頻

 

台灣 vs. 加拿大博士班學術生活

建立學術連結,為博士班期間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參與講座與BBL是除研討會外,最直接的方式。在UVIC,每位教授於每個學期都會邀請其合作夥伴(Visiting scholar)至學校進行交流,短則2週,長則一年。每位訪問學者,校方皆會依照其領域安排專題講座,偶爾也會遇到Big name來訪。以平均來看,每個月至少會有3-4場演講,除博士生參加外,大多數的師長們也會參與。訪問教授在演講前,都會寄送預先閱讀的文章,以利討論進行。在講座當天,講者會基於先前的閱讀提出較詳細的說明,因此若沒預先閱讀,不僅較難理解內容外,提問的問題亦可能不恰當。每次參與講座,筆者最期待交流環節。在UVIC,BBL會議固定為每週三中午時段,主題在開學時已確定。每週主題都會有一位老師帶領討論並引導出可能的研究問題。大多數的博士班學生含訪問博士生(Visiting PhD student)都會參與,尋找研究方向與議題。有些同學會帶著研究提案參與討論,以收到修改建議或回覆。筆者曾在研究框架階段,將研究提案部分內容分享。同學與師長們提出的問題與建議,一語道破筆者研究邏輯不足之處,修改後整體文章的流暢度大幅提升。在學術路上,只要有勇氣踏出Networking的第一步,就會發現自己並不孤獨,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人陪著你挑燈夜戰。就如同作家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所述「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然而,台大為台灣頂尖學府,博士生的實力與國外差距為何,將於下節介紹。

 

 

台灣 vs. 加拿大博士生能力

台灣博士生基本上對於專業領域都是經過系統性訓練;換言之,從大學至博士所學領域差異甚小(不同科系但在相同學院中),若非本科出生者,則需修習先修課程,以利與博士班接軌。因此,在閱讀論文時,能掌握該學派重點與脈絡。其次,在量化方法的敏感度較高,不論研討或方法課程,主要著重研究方法的討論,包含資料來源、變項選擇、模型處理等。而加拿大博士生,背景多樣性較高,來自人類學、電子、法律與公衛等諸多領域,對管理熟悉度較低。討論時,觀點多元並關注假設推理的合理性及提出理論質疑;跳脫框架同時又不至於天馬行空。此外,國外學生在思考理論時,會將過去所學進行比較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應用在自身的研究議題中,更快速且精準的找到學術研究缺口。

除了上述兩點外,公眾普遍認知語言能是造成能力落差的主因,其實並不然。筆者與當地學生修課時,發現大多數的夥伴母語並非英語,也能應對如流;所以think academic way 才是關鍵。與此同時,善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作為藍海策略凸顯出差異化。由於自由民主與經濟發展,台灣博士生大多為WEIRD((西化(Western educated)、工業化(industrialized)、高度發展(rich development)),受到西方主流思維影響,以美加英澳等為樣本,著手進行研究,卻忘了本土的重要性。主流研究並不是對亞洲或開發中國家沒有興趣,而是缺少途徑。因此,善用自己的主場,才更能凸顯對學術貢獻。最後,筆者相信台灣博士生的能力不比外國差,但缺乏對自己研究的自信與對問題的企圖心。每門研討課程的研究提案不是只是為了完成課程任務,而是落實研究的起手勢。在UVIC,博一的夥伴已將研究提案投稿至大型國際研討會(例: EGOS);最可惜的從來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