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11月14日工管系陳忠仁教授、郭瑞祥教授、林博文教授「The effect of parent-subsidiary resource linkage on the MNE performance」

院行政辦公室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科管組博士生 陳安妤

摘要:2019年,臺大管理學院跨領域系列的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會之首場次在11月14日,本活動所安排的是工管系陳忠仁教授、郭瑞祥教授、林博文教授的研究成果發表,並由陳忠仁擔綱主講人,在會中與大家分享母子公司資源聯繫對跨國公司績效的影響的精實研究。本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做實證分析,了解資源承諾和資源相似性可以產生良好的母公司績效。

2019年11月14日臺大管理學院跨領域系列的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為本活動之首場次,所安排的是工管系陳忠仁教授、郭瑞祥教授、林博文教授的研究成果發表,並由陳忠仁擔綱主講人,在會中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並期盼激盪管院教授們之想法與回饋。

陳教授團隊研究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間的資源聯繫如何影響母公司的績效,從資源承諾(resource commitment)和資源相似性(resource similarity)方面著手,並在調和變數方面探討母公司的組織鬆散(organizational slack)和母公司在子公司中的參與(parent involvement in the subsidiaries)如何影響資源聯繫與母公司績效之間的關係。陳教授點出國際化普遍趨勢,台灣廠商也在進行國際化,值得思考兩個大問題:第一、就資源投入和資源相似性而言,資源聯繫如何影響母公司的績效? 第二、在什麼條件下,資源投入和資源相似性會導致母公司表現優異?

陳教授解釋過去研究文獻有兩大脈絡,第一是關注於子公司與在地公司(local firms)之間的聯繫如何影響子公司的績效,通常由子公司的自主權、資源投入、人員配置策略、所有權策略,及其與本地公司的資源聯繫等切入。第二是探討母公司角色、規模、結構、治理體系、溝通協調機制以及子公司的自主權如何回饋與影響母公司績效。本研究針對第二個的脈絡,選定了資源承諾與資源相似性做量化分析,強調資源承諾與資源相似性與母公司績效有非線性關係,並以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d Theory;RBT)做推演假設。

本研究選定在中國投資並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台灣電子公司,因為台灣電子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產業中具有高度市場價值。而且近年來中國在全球市場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台灣對中國的外國投資近年來大幅增加,從1989年的1.55億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626億美元,陳教授以中國為場域作為研究的亮點。本研究樣本由199家公司和806家公司年觀察組成,從台灣經濟研究所(TIE)數據庫與台灣經濟新報數據庫(TEJ)做資料收集。

陳教授團隊發現資源承諾與母公司績效呈倒U型關係,因為當母公司向外國子公司投入更多資源時,有更多機會在海外市場上獲得新資源、信息和國際運營經驗,從而增加知識和能力,來提高母公司的績效;然而如果公司過度將資源分配給外國子公司,將產生高度的不確定性,包括結構性不確定性和風險投資等,加上高度資源投入使子公司過度依賴母公司,阻礙其尋找外部資源的動力。緊接著,資源相似性與母公司績效之間呈U型關係,因為當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擁有大量相似資源時,它們可以通過流程改進,產生協同效應與規模經濟以提升績效。 本研究調節變數有母公司的組織鬆散與母公司在子公司中的參與。研究定義組織鬆散為當前運營中尚未充分部署或利用的資源,這些閒置資源將影響其對於幫助子公司克服環境不確定性與開發潛在市場的意願,產生負向的調節作用。相對地,母公司的參與意味著其對子公司的重要決策和運營方向有更多的管理和控制權,此對資源承諾與資源相似性皆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

陳教授強調以往研究傾向於探討西方已開發國家公司到開發中投資發展,而此次的研究做場域的區別,由台灣新興工業化到開發中國家的角度。而相較於先前的研究集中在探索資源鏈接對子公司績效的影響,本研究進一步了解資源承諾和資源相似性對母公司績效的非線性影響。

今年由「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所補助之十一個研究團隊為全院老師分享各團隊之研究計畫成果。本次與會老師藉此提出更多反思,並針對聯發科與台積電等做實質性的討論,如有關於企業在景氣不好時應該加碼投資或減碼投資,以及對台灣科技業區域性、未來規劃與國際輸出等議題如何做闡述來延伸未來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