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12月8日國企系吳學良、連勇智老師「The reconciliation of nonmarket and market strategies: corporate political ties and R&D investment」

院行政辦公室

撰文者/國企策略組博士生  陳洛婷

臺大管理學院主辦的「跨領域研究活動: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會」於12月8日中午順利舉行,這次特別邀請國企系吳學良教授以主講人身份,分享和連勇智教授合作的「非巿場策略和市場策略之協調:政治與企業的連結和研發投資」實證研究成果。

   

吳教授首先感謝管院對學術研究的大力支持,使得其在三年前的構想得以茁壯成長。非市場策略 ( Nonmarket Strategy ) 近年來獲得策略領域的高度重視,其中美國管理學會 ( Academy of Management,  AOM ) 的副總裁 Amy J. Hillman 曾提及,若非市場策略與市場策略共舞,更能彰顯前者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力。基於 Hillman的啟發,教授們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政治企業活動(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vity, CPA ) 作為探討方向,並且針對台灣572間上市公司,抽取7,982個企業年報為樣本。由於研究聚焦在政治與企業的連結 ( Corporate Political  Ties, CPT ) ,屬於橫跨企業管理和政治科學的調查。吳教授強調,相對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擁有完備的公開資料庫,有關政治活動的數據卻非隨手可得。儘管兩者的地位不分上下,但CPA資料嵬集上的艱辛,讓一眾學者望而卻步。教授娓娓道來此浩大工程,從在監察院以人工手抄政治獻金騰本,到把相關資料彙整消化,鍥而不捨追根溯源。研究設計配合台灣證協在2002年起始,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董事會的學經歷背景,其中企業的特性與績效則是跟據台灣經濟新報所提供的資訊,最後以 Tobin’s Q 去衡量分析。

本研究旨在闡名政治與企業的連結 (CPT) 和研發 (R&D) 投資是否促使企業的績效更上一層樓。R&D之所以被選為市場策略的代表項,是因為一般研發的不確定性偏高,在公部門的協助下,可以大大降低研究風險。吳教授舉例,日本政府計劃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將比2013縮減46%,豐田汽車早在90年代回應政策方向,嘗試研發混能車,目前已生產超過一千萬輛。這說明了 CPT實際上是會左右企業 R&D的投入程度。另外,一些商業價值不足的新產品,可以透過政府的支援優化系統,以加速成品進入市場,例如IBM的D11制表機和分類機,台灣半導體產業初期發展等。雖然業界對CPT的評價好壞參半, 但在策略的角度來看,資本主義下常見的市場失靈,推動企業追求資源配置,以獲得競爭優勢。基於資源依賴理論觀點,政府是企業外部依靠的重要來源之一。與政府的良好互動既造就關係資源的產生, 但是也必須要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通過建立連結,政府的撥款和政策走向對企業有積極幫助。相反,對連結的過份依賴,可能會削弱公司的靈活性。

鑒於上述情況, 這篇論文歸納出兩個假設。第一,CPT和R&D對企業績效有正向的協同效應 ( Synergistic Effect )。第二,協同效應在環境動盪 (Environmental Dynamism, ED)下更為突出。環境的改變一方面減低企業的掌控力,另一方面刺激革新和技術進步。願意把部分注意力投放在非市場策略的企業, 可以藉由與政府的關係營造有利的環境。因此,CPT能夠讓企業確保收益, 同時又免於環境動盪的傷害。研究結果顯示,CPT和R&D對於績效的直接影響並不明確,但CPT的存在對R&D是有顯而易見的正面影響。當CPT,R&D和 ED 維持在高數值,企業績效得到改善。吳教授總結:非市場策略與市場策略之間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這與Hillman等學者所提出的論點相呼應。 最後,教授提出一些問題讓大家深思。業內非CPA取向的對手在紅皇后效應下,被生物協同進化的壓力推波助瀾,會產生什麼有趣的行動與回應?那些由CPA所產生的競爭優勢,隨著參與者的擴散會被逐步減弱嗎?

分享會在台下老師們慷慨的討論中完美結束。在此謝謝教授在跨領域研究上的貢獻,打開 「政治與企業關係」這個既隱秘又充滿考驗的大門,為後進的年輕學者在研究之路上奠定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