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piracy Theories and the Search for Structure 學術演講 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現場對話

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博一  傅紀虹

初入學術領域的博一生,第一次參與學術演講,感受到社會科學中理論概念和應用實證研究成果協助政策推動,兩者互相呼應且彼此對話,覺得非常有趣!2021年12月3日西北大學教授Cynthia Wang的線上學術研究演講,與這學期參與組織行為論文研討課程探討到的團體分層文章,兩項研究議題不同,前者談陰謀論如何影響美國不同黨派選民對covid-19疫苗接種的意願,以研究找尋政策推動方法;後者談次團體分層的形成與動態,與由是形成的衝突、創新,以建構理論概念為主。看似不相關,卻踩在共同的基礎上─身分認同─彼此呼應,形成理論概念與實證應用的兩面。

西北大學王教授的研究中說明,在美國,由於網路充斥許多對於covid-19疫苗的陰謀論謠言,如:比爾蓋茨想透過接種疫苗將芯片注入到人體中,以追蹤人們,不同群體對這些陰謀論的相信度不同。形成不同信任度的群體,其特徵不在種族,而是政治派別。美國不同黨派選民對陰謀論的相信度不同,也就是選民的自我身分認同 — 民主黨選民、共和黨選民、中間選民 — 看待網路上的陰謀論具有群體性,這樣的群體認知進一步影響人們的行為,即疫苗接種意願。整體而言,共和黨選民較相信陰謀論,其次為中間選民,最後為民主黨選民。

王教授在演講中分享其研究發現,簡述如下:第一層,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構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即對於人與人之間,彼此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認知 ) 程度高低,可以作為一種干預方式,有助於提高人們接種疫苗的意願。第二層進一步探討,為什麼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構,會減少陰謀論信念與疫苗接種之間的負面關聯?研究結果顯示,相由於互依存的自我建構程度,影響著人們對於風險感知(感知到covid-19的危險性 ),當感知到高風險時,原本高度相信陰謀論者,會提升其對小孩接種疫苗的正面看法。第三層再進一步細分,將自我建構分為相互依存、獨立兩群。研究時要求「相互依存」這群人,寫下自己和其他人的友誼,以及自己如何培養這些關係;「獨立」這群,則被要求其寫下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技能,以及自己與其他人相比是如何脫穎而出。「相互依存」這組的效果更加明顯,同時比較(自我身分認同為)中間選民和共和黨選民的研究結果,兩者結果相近,也就是感知到高風險時,會提升原本高度相信陰謀論者,感知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其研究結論表示,第一,對於陰謀論的認知上,人們會受滿足社會、認知、存在需求所驅動。因此在covid-19流行期間,對於防止covid擴散,形成阻礙。第二,相對於採用理性說服,社會干預可能更可以減輕陰謀論對於人們認知信念的影響。

王教授的研究與1998年Dora C. Lau and J. Keith Murnighan,探討次團體 (Subgroup) 的形成(來自人口特徵的身分認同 ) 與動態,彼此可互相對話之處在於Dora C. Lau and J. Keith Murnighan認為次團體的身分認同,影響著整個社會群體的目標達成。正如同王教授的研究,其自心理學來看,人們處於社會結構下,會保持自我和所處社會群體 (Social group) 的積極形象 (Rodin and Langer, 1977)。共和黨選民、民主黨選民、中間選民作為次團體的身分認同,在背後影響著美國衛生政策目標 — 如何避免covid-19的擴散。

Dora C. Lau and J. Keith Murnighan認為,要能達成共同目標,避免把人口特徵所產生的身分認同與任務連結,同時建立人際間的重要理解,是減少身分所造成次團體分層顯著性的方法。而王教授的研究發現,要打破不同黨派選民對於陰謀論的相信度,某種意義上,呼應了此看法,不從身份認同下手,而是從加強人際間的重要理解─即提升人們是高度相互依存的認知,進而提升人們對於風險的感知,最後達到提升接種疫苗之意願。

現場戚樹誠老師穿針引線,引領同學與王教授一起討論,透過參加學術演講,並結合組織行為論文研討課程,有機會看到兩項研究互相參照,展現理論概念與實證應用兩面性,非常有趣且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