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12月09日會計系劉心才、許文馨老師「The Effect of Book-Tax Difference on Acquisition Efficiency.」
院行政辦公室
撰文者 /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生 林育俊
臺大管理學院於12月09日舉辦「種子教師研究計畫-成果分享會」,本次很榮幸邀請到會計系的劉老師擔任主講人,分享與許老師合作研究的「The Effect of Book-Tax Difference on Acquisition Efficiency.」,此研究探討併購活動中,目標公司之財稅差異如何影響併購決策的效率,並測試企業社會責任在此關係中扮演的角色。
併購活動為企業尋求發展的途徑之一,與內部擴張緩慢且不確定性大之特性不同的是,併購決策的進度可迅速完成,且目標明確。相對的,併購活動也伴隨著許多風險與困難,例如主併公司的資金來源或目標公司的資訊透明度,都可能成為併購活動中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主併公司在過程中需透過對目標公司各方面的評估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一旦目標公司的資訊不對稱程度過大,容易造成整個併購活動效率降低,甚至失敗,例如2012鴻海與夏普併購案,在2016的一份或有負債清單中,當時極有可能成為併購活動的轉折點,可以看出資訊不對稱對併購決策造成的後果影響甚大。因此此研究從資訊不對稱的觀點來看對併購效率的影響。
財稅差異(Book-Tax Difference)來自於財務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不同,例如財報認列使用應計基礎、稅法使用現金基礎,或者罰款與交際費在財報上認列費用,但在稅方面不處理或有上限規定等等原因,導致財務報表上的會計盈餘與課稅所得不一致。財稅差異的影響因素甚多,一般來說,財稅差異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公司資訊不對稱,過去文獻以負面解讀居多。不論影響因素為何,目標公司財稅差異愈大代表著主併公司對其了解程度愈低是可以預期的。然而,財稅差異也對公司帶來一些經濟後果。過去研究指出當財稅差異大,會有盈餘持續性小、資訊不透明、不確定性高、債券評級低,以及審計公費高等特性,甚至較一般投資大眾專業的分析師也無法完全了解財稅差異之內涵。
過去文獻對於財稅差異的研究結果指出財稅差異大亦代表著資訊品質較差、不確定因素較大,在併購活動中可能直接地影響評估過程,增加評價目標公司的困難度。目前在併購相關研究上,較少文獻從目標公司財稅差異的點切入,因此兩位老師試圖連結財稅差異與併購效率的關聯性,補足評估過程的困難與不確定性如何影響併購的績效。其中,併購效率分別以併購宣告的市場反應以及併購後的營運績效衡量。
另外,在探討目標公司的財稅差異對併購效率影響的同時,也納入目標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當調節變數,觀察目標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具有釋放公司營運正常、體質良好等正面訊號之功能,能有效降低資訊不對稱對併購效率的負面效果。
初步實證結果顯示,財稅差異與併購效率呈現負向關係,不論利用併購宣告日市場反應或營運績效衡量併購效率,皆達顯著水準。支持財稅差異造成目標公司的資訊不對稱,主併公司較難以評估其價值,導致併購效率降低。額外考慮目標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結果指出企業社會責任具有調節財稅差異與併購效率的負相關效果,與過去研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較佳的公司能提供更多的資訊揭露觀點一致,因而能減緩財稅差異帶來的資訊不對稱。
劉老師與許老師從進行併購的國際樣本中,分析目標公司的財稅差異如何影響併購效率,在市場反應與營運績效上皆得到證實,並且發現企業社會責任績效在此關係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提供補充的證據說明目標公司本身特性是影響併購效率的重要因素,也使併購過程與後果的關係更加清楚。最後,在劉老師精彩的分享過程,伴隨著參與教授的熱烈討論,增加整篇研究更多有趣的觀點。另外,劉老師提出可以增加更多樣本、納入更多控制變數以及更多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衡量方法以使此研究結果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