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財金系王衍智、張晏誠、曾俊凱、資管系黃明蕙及彭志宏老師榮獲玉山學術獎

院行政辦公室

彙整/院行政辦公室

「玉山學術獎」自2010年玉山金控與臺大管理學院合作成立,領域涵蓋財務、會計、行銷、資訊管理、作業管理以及組織管理,部分獲獎教授更創下台灣學者首度發表該國際頂尖期刊的紀錄,展現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玉山學術獎係依據不同管理學領域,頒獎給在該領域TOP 3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著作的教授。

本院今(113)年度共5位教師獲獎,分別為財金系王衍智、張晏誠、曾俊凱、資管系黃明蕙及彭志宏老師。

財金系 王衍智教授
題目:Escaping The Patent Trolls: Impact of Non-Practicing Entity Litigation on Firm Innovation Strategies.
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摘要:後學於2024年接受刊登於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的文章「Escaping the patent trolls: Impact of non-practicing entity litigation on firm innovation strategies」研究俗稱專利蟑螂的「非實施專利事業體(non-practicing entity, NPE)」以及其訴訟對企業研發策略的衝擊。專利蟑螂是指那些積極蒐集專利以主張其知識產權但卻沒有進一步開發這些專利的企業;專利蟑螂通常不是為了實際的專利侵權而提起訴訟,而通常是為了希望從庭外和解中獲得潛在的利潤。我們的文章探討了企業如何在面對日益增加的專利蟑螂訴訟風險時調整其創新策略。我們理論上認為,當一家公司被專利蟑螂選定並成為被告的企業時(即目標企業),該公司隨後將更多依賴其內部技術,以減少此類訴訟的法律基礎。同時,相關技術領域中的非目標企業將會調整其創新活動的重心,遠離具有高NPE訴訟風險的領域,以避免成為專利蟑螂濫訴的目標。透過美國專利訴訟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我們的理論也得到實證上的支持,並對於公司科技管理的實務作為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言,指出高NPE訴訟風險公司普遍存在的專利佈局策略。

 

財金系 張晏誠教授
題目:Access to 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
摘要:本文探討強制揭露財務資訊之獲取成本對於公司研發活動及成果保護策略之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面對自身強制揭露資訊之獲取成本因為政策衝擊而降低之際,上市公司不會改變研發投入,然而會開始減少專利之申請,此效果主要集中於身處高競爭產業及資金成本較低之企業。同時,專利申請之揭露品質也下降。研究結果同時發現公司轉而較為依賴商業機密以保護其研發成果。本研究有主要兩個學術貢獻:第一、我們提出了因果證據闡明上市公司透過運用不同的資訊揭露機制(包括強制財務揭露、專利揭露、商業機密)來管控研發成果的外溢。這個發現拓展了文獻多半研究公司如何運用強制及自願性財務資訊揭露試圖影響投資人處理揭露資訊之成本。第二、我們對於財務資訊與企業研發活動的文獻做出了貢獻。有別於傳統文獻多半專注於財務資訊之揭露如何影響研發投入,本文發現強制揭露資訊之獲取成本不會影響研發投入而主要影響企業之研發保護策略運用。

 

財金系 曾俊凱教授
題目: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Financial Reporting Comparability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
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摘要:本研究探討了財務報表的可比性如何促進企業間的創新知識傳播。通過專利引用數據追蹤企業之間的知識流動,研究發現,當財務報表更具可比性時,企業更有動機向同行學習並引用他們的專利。這是因為可比性提高了企業估算同行知識價值和預測其財務效益的能力。當同行的知識更容易獲取或具有更高價值時,可比性的影響更加顯著。因此,企業能夠從中獲得知識,促進後續的創新,並產生更多有經濟價值的專利。兩個準自然實驗的結果支持了這些發現,表明這些結果具有因果關係。總之,本研究強調了會計可比性在促進知識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在學術上的貢獻包括:首先,首次證明了財務報表的可比性可以減少企業從同行獲取知識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他們學習的動機,促進知識傳播。其次,本研究擴展了企業披露外部性影響的文獻,首次探討了企業間創新知識的轉移。最後,研究揭示了財務報表可比性在促進知識傳播和激發新知識創造中的關鍵作用。

在社會貢獻方面,本研究同樣重要。首先,它提供了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啟示,指出在知識驅動型經濟中,財務信息通過影響企業激勵來影響經濟表現。其次,研究揭示了會計可比性在促進知識傳播中的重要性,有助於推動整體經濟增長。最後,本研究為企業提供了實踐指導,通過提高財務報表的可比性來促進創新和知識獲取。

總結來說,本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企業創新和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視角。財務報表的可比性不僅提高了企業之間的知識流動和創新能力,還有助於企業在更廣泛的經濟體系中獲得競爭優勢。因此,本研究不僅是對現有文獻的重要補充,還為政策制定者和企業管理者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

 

資管系 黃明蕙教授
題目:The Caring Machine: Feeling AI for Customer Care
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摘要:Huang and Rust (2024) 的Journal of Marketing 期刊論文「The Caring Machine: Feeling AI for Customer Care」以黃教授於2018年提出的獲獎原創概念「多重人工智慧」 (multiple AI intelligences) 為理論基礎,指出人工智慧是電腦設計來模擬人類智慧,當人類有多重智慧時,如做、思、感的多重能力,人工智慧也應該要可以模擬這些多重的人類智慧。Huang and Rust (2018) 論文提出,人工智慧可具有機械 (mechanical) 、分析 (analytical) 、直覺 (intuitive) 、和情感 (empathetic) 等多重智慧,目前的人工智慧發展,機械和分析智慧已經相當成熟,但是直覺和情感智慧則尚未達到人類水準。這項原創概念引領人工智慧應該如何設計與應用,人工智慧不僅是超級理性的運算器,也可以是關懷顧客的機器。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的開發與應用,愈來愈重視機器的情感智慧 (feeling intelligence) ,可看出這項多重人工智慧理論的實際影響與前瞻性。

這篇獲獎論文跨電腦科學和行銷兩大領域,以發展人工智慧的情感能力為主,具體提出電腦科學領域應如何發展生成式AI,以及行銷領域應如何應用生成式AI於顧客關懷。生成式AI的Prompt-Response互動式設計,為機器的情感能力奠定技術基礎。在這篇論文中,黃教授進一步提出一四階段顧客關懷旅程(從情感辨識、情感瞭解、情感管理、到情感聯繫),隨著旅程進展,使用生成式AI,逐步加深對顧客關懷的深度。在每一旅程階段,生成式AI應具有不同的情感能力,方能稱職的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是生成式AI理論化和實務應用化兼具的第一篇文章,預期將會是如何發展生成式AI,和如何使用生成式AI改變顧客服務領域生態的重要文章。本論文在Journal of Marketing線上發表後,社群媒體討論度和下載次數均居冠,同時論文在該期論文中名列第一篇,顯示受到的重視。

 

資管系 彭志宏教授
題目:Website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Global E-Commer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期刊:MIS Quarterly
摘要:網站本地化在企業如何定制各國網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相關研究從理論角度系統檢驗的很少。我們基於消費者-公司識別理論,提出了三種網站本地化策略:網站相似性策略、網站差異性策略和網站聲望策略。這些策略對當地用戶的網站本地化感知有正面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網站忠誠度。

我們在跨文化背景下,特別關注文化中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維度,探討了這些策略的效果。根據我們在美國和中國進行的在線實驗,結果顯示,這些本地化策略顯著影響消費者的網站本地化感知,進而影響其網站忠誠度。特別是,網站差異性和網站聲望策略對來自集體主義社會的人更有效,而網站相似性策略在不同社會類型中無顯著差異。

這些發現強調了在全球電子商務中,採用有效網站本地化策略定制網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