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系同學海外長期教育獎學金心得-在北歐尋找人生方程式的解
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財務金融學研究所 郭育志
關於時間、熱情與選擇
地處高緯的赫爾辛基,在我抵達時的夏天一點也不熱,弔詭的是,在我離開時的冬天,卻也沒有想像中寒冷,我的芬蘭房東大叔說 “Thanks for Global Warming”;從日照 18 小時、晚上九點天才漸黑的白夜之城,轉瞬間來到日照僅 6 小時,下午三點就被夕陽餘暉灑滿天際的長夜之都,代表著這段旅程,也即將畫下休止符。
我是財金所碩三的郭育志,2024 年下半,告別了地處亞熱帶的台灣,來到位於寒帶大陸上的芬蘭,展開我在 Aalto University 商學院的交換生活。在歐洲 137 天的日子裡,我有 46 天閒置了芬蘭的房租,拎起沈甸甸的後背包,切換成旅人的身份。入境 17 個歐洲國家,拜訪 30+ 個歐洲城市及小鎮,累積了千萬張照片。
在 24 歲後半,我實踐了當初惴惴不安的決定。然而,回首檢視後才赫然發現,曾經的憂慮如今已轉變成回憶,曾經的迷茫,如今也都轉換成確信。在這段旅程中,最大的收穫,都是來自那些不尋常的下定決心所帶來的產物。
習以為常的人生方程式
– 關於那些既定的人生軌道
碩班申請延畢交換,一直是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 當然不是。
在大學時我們擔心主修科目應用受限,因此積極學東學西擴充技能;在研究所時我們擔心職場經驗不足,因此積極投履歷找實習;出社會後我們擔心起薪不美麗,因此善用學歷找份好工作;入職場我們擔心職涯發展不如預期,因此我們做牛做馬甘願加班。
人生的不同階段,多的是那些明顯擺在眼前,值得讓我們傷透腦筋的現實桎梏。出發前,我內心更是無限糾結:難道我要在本已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上,另闢一條充滿未知的岔路嗎?
會不會過了半年,好工作的機會已經不屬於我?熟練的技能已生疏到蕩然無存?會不會過了半年,十多年來的微薄積蓄全數花光?亦或是,錯過身旁的親朋好友或是陪伴已久的寵物?
當時的我年近 25 歲,多花了二年時間讀研究所,當兵的義務未結,家裡還有一隻陪伴已久、十多歲的貴賓狗。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個人儲蓄算一算剛好能撐五個月的歐洲生活。
這抉擇的機會成本之大,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好想出去看看。畢竟,錯過這次,就沒有下次了。
重新賦值的生命變數
– 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過去幾年,即便身為學生,我也一刻不得閒,但說到底,我也不過就是一群拼了命向前衝刺的跑者之一。
然而,來到芬蘭,我才真正感受到何謂「單純」地生活、「單純」地做個學生。
第一次知道廁所水龍頭的水可以生飲(還相當好喝)、第一次得為了省錢(而不是省時間)被迫得研究食譜在家中下廚、第一次知道一公升的牛奶可以比 350 毫升的可樂便宜(然後每二天就喝掉一罐牛奶),也是第一次獨自住進陌生人的房子(每天和芬蘭房東大叔做各種文化交流)。
手機畫面跳出「若天氣晴朗,您所在地區有機會看到極光」的通知多於 Fed 語出驚人的新聞提醒;和同學聊天的內容從「你最近在哪實習?」變成 “Where are you from?”,從「你以後想做什麼?」變成 “What’s your next trip?”
晚上睡前不再翻著 Linkedin 抱頭瀏覽職缺,而是打開 Skyscanner 苦思下一趟旅行目的地,或是在出發前往機場的二小時前,匆匆打開 Google Map,確認未來二天待在波蘭要去哪玩。
這時才意識到,過去我會擔心起步比別人晚,但時間除了累積職場年資的選擇外,我或許更願意拿來作為短暫體驗人生的籌碼。同時領悟到,過去我可能會告訴自己:「以後賺了錢一定要去看極光」,但我發現熱情和體力都並非可以無限延後的資產。
這二個醒悟,徹底改變我對不同選擇的權衡思維。
解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 在選擇中找到自我
在交換的四個半月中,多了大量與自己獨處和對話的時間。
從北極圈拉普蘭的極光底下、從泡在接近零度的湖中伴隨著頭頂整片星空,以及從我一個人慢悠悠地走在森林步道,我逐漸對從小到大自認為理解的「成功」有所改觀。
原來對我而言,成功就是擁有選擇自己想要體驗什麼的自由。
我可以選擇坐上飛機直接飛往極圈,但我選擇和學校的同學一起搭乘 18 小時的巴士來一趟公路旅行,抵達目的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開心極了;我可以選擇窩在溫暖的露營小木屋,但我選擇光著上身跳進幾乎結冰的自然湖泊,凍到骨子裡的體驗這輩子實屬難得;我也可以選擇直接搭車前往森林咖啡廳,但我選擇從國家公園的另一頭開始走起,橫跨好幾個小時的步道抵達目的地,一口咬下肉桂捲的那一刻是如此幸福。
很多選擇我知道,當下不做,以後也別想做了。
寫在冬日將盡時
離境芬蘭的前一週,我再次乘上前往芬蘭堡的渡輪,手機顯示體感零下負三度,甲板上只有我,以及偶來幾對願意頂著寒風捕捉落日海景的情侶。還記得上次在同時間搭船,海風的威力同樣驚人,甲板上卻是一位難求。這時我意識到,冬天來了,我也該回南邊避冬了。
感謝當初勇敢的自己,也感謝所有支持我成行的親朋好友。這趟如夢似幻的旅程,除了開闊了我的視野,也使我更加認識自己。夢醒時分,是時候回台灣面對現實,即便相當不情願,但我相信我多了一個努力工作賺錢的動力。芬蘭,我們後會有期!
p.s. 如果對於我的交換經歷有興趣,歡迎追蹤我的臉書帳號(郭育志)、Medium(Xaver Kuo)或是 IG (yu_chih1212),如果對於芬蘭交換有興趣,也可以參考管院國際室的交換心得,回台後我花了整個農曆年假寫了 8,000 多字心得、教戰守則,可謂芬蘭交換推廣大使(交換心得)。
▍寫給提供獎學金的恩人
先生、小姐您好,我是當初申請「台大財金系海外長期教育獎學金」的學生郭育志,謝謝有你們的貢獻,才能讓我這趟芬蘭交換之旅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完成,且除了芬蘭外,也讓我獨自挑戰旅遊了好幾個國家和城市。以上所寫的心得內容是我經過數天的深思與反省後的產物,一字一句都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希望能讓你們知道,你們的捐款沒有被浪費掉。再次說聲:「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