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Prof. Mingfeng Lin專題演講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博士生 楊仁瀚
台大管理學院數據分析與數位轉型學群以及資訊管理學系魏志平教授商業智慧實驗室、彭志宏教授數位創新與永續實驗室於2024年6月21日邀請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rof. Mingfeng Lin蒞校演講,同時舉辦博士生論文分享會。林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金融科技、網路平台市場以及推動創新創業的商業模式,他的研究成果經常發表於MIS Quarterly、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等頂尖期刊。
林教授的演講主題為「When “Signals” Boomerang: Employers’ Reactions to a Novel Signaling Mechanism」,此研究探討在網路勞動市場中,工作保證的機制對僱主選擇和服務品質的影響。研究背景介紹了訊號與反訊號理論,並提出了兩個研究問題:(1)工作保證機制是否會影響僱主的選擇?(2)工作保證機制與提供服務的品質有何關聯?
林教授的研究是基於線上勞動平台的詳細交易數據,進行相關的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提供工作保證的投標者不太可能被僱用,尤其是對於新手或評價較低的工人,這種負面影響更為明顯。此外,提供工作保證的投標者也不太可能提供高品質的工作。也就是說「Skin in the game」的理論在網路勞動市場中並非如預期有效。對於平台而言,引入新的訊號機制可能會被用作反篩選工具;而對於訊號發送者,則需謹慎考慮是否使用此機制。此研究揭示了工作保證機制如何影響網路勞動市場的投標行為,並對平台設計和勞動市場政策提出了實質性的建議。透過深入分析訊號與反訊號機制,研究有助於完善未來訊號機制的設計,進而提升網路勞動市場的效率與公平性。
林教授的演講結束後,由四位博士生黃富纖、許家羚、楊仁瀚與胡捷翔依序發表他們目前的研究。黃富纖的研究題目是「Noise-robust Readability for Corporate Disclosures」,其研究利用大型語言模型來提升公司揭露文件的可讀性,特別是在處理公司價值資訊傳播的不確定性方面有顯著的效果。許家羚的研究「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Negative CSR Media Coverage」,揭示了管理層能力、激勵機制和IT投資如何影響企業CSR表現及其媒體報導,並提出減少負面報導的策略。楊仁瀚的研究主題「Predicting Brand Personality with User-generated Content」,則是提出深度學習和多任務學習架構,透過社群評論預測品牌個性,幫助品牌管理者動態追蹤大眾觀點。胡捷翔的研究「Should A Food Delivery Platform Regulate Online Meal Prices Set by Restaurants?」,探討外送平台是否應管制餐廳設置的餐點價格,以實現市場運作、消費者滿意度和餐廳利潤之間的平衡。這些研究的發表展現出博士生們在各自領域的創新思考和深刻見解,並為實務應用和學術研究做出實質貢獻。同時在博士生分享的過程中,與會師長和學生都積極提供寶貴的意見與討論,這不僅有助於激發更多創新的研究議題,也促進了學術交流與知識的共享。
總體來說,這次活動透過國外學者的引領與博士生間的成果交流,不僅開拓參與者的學術視野,也加深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強化了學術社群的連結,為未來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