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專題演講紀實:UC Davis_Prof. Ayung Tseng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會計學系研究所博士班 盧葳葳、黃俊仁
臺大會計系於11月14日的Workshop,由UC Davis的Ayung Tseng教授發表他的最新研究:R&D Accounting and Innovation Signaling: Insights from Japan’s Pre-Regulation Era。
本文研究了日本2000年之前,企業在缺乏嚴格研發會計準則時如何利用研發成本資本化作為高品質專案的訊號,並以此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該研究將日本的法規環境視為一個自然實驗,以探討不同的研發會計處理如何影響創新策略、資本配置和公司競爭力。在2000年之前的日本,企業在研發會計處理上擁有較大的靈活性,可以選擇將研發成本資本化或直接費用化,這使得小型創新企業能夠藉由資本化的方式來傳遞專案品質訊號。隨著2000年後日本採用類似於美國GAAP的準則,企業被強制要求將研發成本直接費用化,這一變化限制了小型企業在創新品質上的訊號傳遞能力。
本研究探討在缺乏正式準則下,研發成本資本化如何成為企業傳遞專案品質的可信訊號。分析從資本化到強制費用化的法規轉變,對企業創新策略和市場行為的影響。研究資本市場對資本化和費用化研發的反應,揭示不同研發會計處理如何影響投資者認知及企業融資成本。本文使用來自日本公司1990–1996年(法規前)和2001–2007年(法規後)的公司年度數據。研究中,將公司分為處理組(法規前採用資本化的公司)和對照組,並使用以下數據變數:(1)研發支出,為資本化研發變動與費用化研發變動兩種處理方式,(2)專利引用,作為評估研發專案品質的指標,包括專利申請數、專利家族數和5–10年後的引用數。研究採用了回歸模型,分析資本化和費用化研發對未來專利產出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資本化的研發成本與專利引用數在5–10年後呈顯著正相關,這意味著資本化研發項目具有較高的技術影響力。費用化研發則與短期專利申請數相關,但與長期引用數的相關性較弱,顯示出其創新模式偏向即時產出。這些結果支持了資本化研發能作為高品質專案的訊號,尤其對於資源有限的小型企業而言,資本化可提升專案的可見度。
本研究的作者主張,在法規前時期,資本化研發能作為有效的訊號傳遞企業專案品質,尤其對於小型創新企業而言。法規後,隨著資本化選擇的取消,小型企業的創新組合開始趨向多元化,與大型企業的策略模式相近。這一變化使得小型企業難以依靠單一高品質專案的訊號獲得市場青睞,也影響了資本市場在高低品質項目間的分辨能力。
參與本次討論的劉心才老師、尤琳蕙老師、高偉娟老師、謝昇峯老師、黃盈綺老師提出了許多寶貴的見解,博士班學生也積極參與和講者的討論。講者感謝所有提問者的建議,很高興能在臺大會計系分享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