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專題演講紀實:陳坤志老師_國立臺灣大學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會計學系研究所博士班 林晏如、林明賢
臺大會計系於9月22日Workshop非常榮幸邀請本系陳坤志老師發表其研究:Can comparability be attained by satisfying relevance。
以投資者的角度而言,投資者期望獲得高品質的資訊,因此他們會希望資訊同時具有高攸關性(relevance)和高可比性(comparability)。然而,這兩種品質特性是否可能同時達成?抑或存在取捨關係?此需探究攸關性與可比性間的相互作用,但IASB觀念架構(conceptual framework)對此缺乏統一的理論,此前亦無研究直接檢視二者的關係。
本研究以美國2001至2021年公司為研究樣本,分別以公司配對層級(firm-pair level)和公司層級(firm-level)檢視滿足攸關性是否提升或降低可比性。實證結果發現,就公司配對層級而言,兩家公司間攸關性差異越小,彼此的可比性越高。而就公司層級而言,本研究發現兩種品質特性間的關係取決於公司目前的攸關性水準:若公司攸關性水準低於行業中位數,則提升攸關性可提高可比性,但若攸關性水準與其他公司相比已較高,則提高攸關性反而會降低可比性。簡言之,公司層級的可比性與攸關性間呈現倒U型關係。此外,本研究亦透過不同研究設計,提供更穩健之實證結果。例如,本研究另採用兩種不同的可比性衡量方法,實證結果顯示在公司配對層級與公司層級的結果均維持不變。
可比性在近年為熱門研究議題,但部分研究僅檢視公司配對層級的可比性,本研究認為,相關研究應同時考量公司層級的可比性,以檢視品質特性間是否具有權衡關係。此外,本研究指出,考量品質特性間的層級關係,提升攸關性的重要性應高於增加可比性,因此,相關研究在探討措施是否有助於提高可比性時,仍需進一步檢視其對攸關性水準的影響;監管機構亦應更加關注如何提高整體攸關性水準,在因應可比性需求而推動相關準則時則需嚴格審視,以確保在實施過程中攸關性不會受到損害。
最後,參與本次討論的劉順仁主任、廖芝嫻老師、劉心才老師、曾智揚老師、謝昇峯老師及朱玉芳老師給予了諸多寶貴的建議,博士班學生也提出許多提問,講者皆不吝給予回覆。講者亦感謝所有提問者提供非常有價值之建議,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