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Prof. Daekwan Kim教授專題演講:「Publis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ournals : Achiev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xcellence in Academic Research」
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王珮頤
感謝本校簡睿哲教授邀請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Prof. Daekwan Kim教授蒞臨演講,分享其多年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與研究設計方面的經驗。Kim教授長期從事國際行銷與數位商務研究,其研究主題橫跨跨國供應鏈系統、B2B平台、與全球市場策略等領域,並在多本頂尖期刊擔任資深主編或副主編,包括《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及《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等期刊。

本次演講主題為「Publis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ournals : Achiev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xcellence in Academic Research」,著重於探討如何在國際頂尖期刊中的投稿與發表。Kim教授以幽默的方式闡述無論是博士生或教師,研究成果的發表都是學術生涯發展的核心環節與關鍵績效。他回顧近年來全球學界的變化,學術出版的競爭與標準皆已大幅提高,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國,學者們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
在內容上Kim教授分享成功研究的重要要素。首先,他強調有趣的研究問題是所有學術工作的起點。研究的價值不在於方法的複雜或模型的精緻,而在於能提出讓人驚訝、具理論意義且與現實問題相關的問題。其次,理論並非僅是引用經典理論,而是要能解釋變數之間的關聯,並說明為何會如此,有說服力的理論能使研究結果更具連貫性。
除此之外,Kim教授談到嚴謹的方法論是研究能否被接受的另一關鍵,無論採用量化、質性或混合方法,研究者皆須能根據問題選擇最合適的設計。他提醒單一時間點的橫斷面調查資料難以說服頂尖期刊,若能結合次級資料將會更具說服力。此外,他也強調處理內生性的重要,鼓勵博士生熟悉工具變數與兩階段最小平方法(2SLS)等方法,以確保結果的有效性。
文獻回顧與理論貢獻部分,Kim教授點出一篇論文的引言與文獻回顧,會決定其能否吸引審稿人的注意。清楚界定研究空白與貢獻,能避免多年努力付諸東流。他建議在撰寫前進行文獻整理,可製作摘要表來整理變數與方法,讓論文架構更為清晰。此外,他還提醒研究者必須在學術倫理上保持高度自覺,並對資料蒐集與分析過程提供明確說明,這能建立審稿人的信任。
在演講最後幾分鐘,Kim教授以個人經驗分享投稿過程的心法。他提及從投稿到刊登可能需要好幾年,回覆審稿意見的過程更是一門藝術,鼓勵大家以謙遜、嚴謹、尊重的態度面對批評,將審稿意見視為改進的契機,而非個人攻擊。同時,還提到研究是一項團隊合作,選擇值得信賴且熱忱的合作夥伴,能增加持續研究的機會與產出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