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所 PHD BBL: 新加坡Dr. Roy Chua 學術演講The Creativity Divide: A Social Sampling Account Explaining How and Why Coming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Hinders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s Mobilty

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

撰文者/商學研究所博士生 李煦旻

這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新加坡管理大學的 Dr. Chua 蒞臨台大演講。 Dr. Chua 是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的助理教授,同時擔任博士學程的主任,因此,此次的演講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 Dr. Chua 關於童年時期社經地位對成年時創造力的影響,第二部分則是介紹該系所博士學位學程的規劃與申請方式等。本次的演講與會者包括組織行為學者、博士生,以及大學部的同學。

本次 Dr. Chua 分享的研究為「The Creativity Divide: A Social Sampling Account Explaining How and Why Coming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Hinders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s Mobilty」。 Dr. Chua 提到,在世界範圍內,不平等的代際傳遞現象有上升的趨勢,生活在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者,可能會有較低的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而促進機會平等與社會階級流動的手段,時常著重在提供教育機會,然而,現象上而言,即便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機會,仍存有所謂的階級上限。

而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社經地位如何去影響創造力表現,以兒童時期的社會經濟地位為前因,以成年時的行為與認知為後果,試圖了解其中影響機制。本研究的基本假設是,社經地位較低者,會更多地依賴內團體成員,而社經地位高者,會與非家庭成員有更頻繁的社交,因此兩者在資源獲取(社會資源與認知資源)上,有更多與多樣化社會互動者,會有更大的優勢,並且互動也會帶來對認知能力發展的刺激,使得社經地位高者有更好的資源與認知能力去進行創造活動。

為了驗證假說,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新加坡大學的學生為研究樣本,由受試者自行填答其童年時期家庭收入以及雙親的教育程度,以作為童年時期家庭社經地位的量化指標。而創造力則參考過去研究,以任務成果衡量。結果顯示與和自己不甚相似者的互動頻率,確實中介了童年社經地位與創造力間的關係。研究二以印度員工為樣本,童年社經地位為受試者自評,創造力由受試者的主管填答,同樣也得出了中介作用成立的結論。

Dr. Chua 提到,這項研究的成果可以提供作為政策參考,有助於擬定相關政策、促進社會階級流動,增進社會平等。而在學術領域中,也增加了我們對於兒童發展與成年行為間關係的了解。在問與答的環節,與會者也提出了對研究設計的建議與討論, Dr. Chua 提到,沒有完美的研究,但藉由證據的累積,逐步得出可信的結果,是在研究上可以努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