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專題演講紀實: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_Prof. Wim A. Van der Stede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撰文者/會計學系研究所博士班 盧葳葳、黃俊仁
臺大會計系於2024年12月12日的Workshop,由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的Wim A. Van der Stede教授發表他的最新研究:Employee Self-Ratings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本研究使用台灣一家面板製造公司的員工考核數據,涵蓋190對主管-下屬關係,跨越六個評估週期(2019–2022)。探討了員工自評在績效評估中的作用,重點分析其信息價值及與主管評分的交互作用。員工自評在組織績效評估中被廣泛使用,為員工提供參與績效評估的機會。然而,自評常受正向偏差影響,可能影響其可靠性。本報告評估了主管如何整合這些信息,自評與主管評分之間的動態關係,以及信任和可驗證性對評估過程的影響。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可歸納為:1.員工自評是否為主管提供有用的資訊?2.在長期的主管-下屬關係中,自評的資訊價值是提升還是減弱?3.績效指標的可驗證性如何影響自評的效用?4.主管如何根據正向偏差調整對自評的依賴?5.下屬如何將主管反饋納入其未來的自評中?據此,作者研究前述問題之動機為:自評的效用與其易受偏差影響之間的矛盾,分析員工自評如何影響主管評分,以及主管評分如何反作用於員工自評。結合代理理論的理論洞見與實務組織數據,改善績效評估系統。
研究中發現:1.自評的資訊價值:自評降低了主管對先前評分的依賴,表明其在績效評估中具有資訊價值。2.主管-下屬關係的影響:隨著主管與下屬關係的加深,主管對自評的依賴減少,可能是由於獲得了更多其他表現指標。3.可驗證性與信任:可驗證指標增強了自評的可信度,如果建立了信任,主管更願意依賴不可驗證的自評。4.正向偏差的處理:當檢測到正向偏差時,主管對後續自評的信任降低,顯示主管對偏差進行了調整。5.下屬的調整:下屬會根據主管反饋調整自評,尤其是在收到負面調整後,表明其試圖恢復信任。
本研究對績效評估和員工自評文獻做出以下貢獻:1.提供實際組織環境中員工自評信息價值的實證證據,超越實驗室實驗和橫截面調查。2.研究自評和主管評估隨時間的動態性質,揭示其信息價值和使用如何隨關係發展而演變。3.突出績效指標可驗證性在塑造主管信任和對自評依賴中的作用。4.發現正面偏差與主管信任之間的微妙互動,展示主管和下屬如何相互調整評分。5.為將自評納入績效評估系統的實際實施和效果提供見解。
作者們的結論主張,選樣企業採行的績效評估資訊提供了員工自評的信息價值和動態提供實證證據。自評可為主管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但其使用和影響會隨時間演變,並受到關係長度、績效指標可驗證性和過往評分行為等因素的影響。這些見解可幫助組織設計更有效的績效評估系統,利用自評的優勢同時減輕潛在偏差。
參與本次討論的廖珮真主任、陳坤志老師、劉心才老師 、高偉娟老師、謝昇峯老師、朱玉芳老師、黃盈綺老師提出了許多寶貴的見解,博士班學生也積極參與和講者的討論。講者感謝所有提問者的建議,很高興能在臺大會計系分享最新研究。